谖,是汉语词汇,汉语拼音为xuān。属左右结构汉字。形声字;从言,爰声。该字的基本字义是欺诈,欺骗,如:“虚造诈谖之策”。又作忘记之意,如:“永矢弗谖”(“矢”,发誓)。不宜用作人名。
谖,谖草,即萱草,谖,通“ 萱 ”。别称黄花菜、金针菜、金针花、宜男草,又称鹿葱、忘忧草等。既可入药,又可做菜肴,同时也可做染料。萱草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,在传统的诗词语境中也是母亲的代表。古人认为萱草可以使人忘忧,遂称为“忘忧草”。
诗经中的谖
出自《诗经·卫风·伯兮》:
伯兮朅兮,邦之桀兮。伯也执殳,为王前驱。
自伯之东,首如飞蓬。岂无膏沐?谁适为容!
其雨其雨,杲杲出日。愿言思伯,甘心首疾。
焉得谖草?言树之背。愿言思伯。使我心痗。
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:“焉得谖草,言树之背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谖,本又作萱。” 三国 魏 阮籍 《咏怀》之二:“感激生忧思,谖草树兰房。”
南宋 · 陆游《小园春思二首 其二 》“重台谖草初离土,百叶缃梅已满枝”
宋 · 王洋《和吉父示送别七言 》“景物随人也解愁,年来谖草不忘忧”